甘当“五员”构建法治阿拉善建设新格局
- 发布日期:2022-11-11 17:08
- 浏览次数:
2022年,全盟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司法厅和盟委行署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甘当法治建设勤务员,构建法治阿拉善建设新格局,为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突出法治建设引领,当好全面依法治盟的组织员。制定出台服务保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注重领导干部“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的修养提升,将盟、旗(区)、苏木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纳入全面依法治盟指标考核,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全盟法治建设督察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制定出台《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实施办法》,依托“法宣在线”网络平台累计组织709名处级领导干部、927名科级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在全盟形成了“任前必考”“晋前必考”“逢提必考”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推行党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提示函”和通报制度,上半年制发出庭应诉“提示函”41份,印发通报6期,党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7.30%。
优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当好全民普法的宣传员。加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以盟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基础、苏木(镇)法律服务站为延伸,嘎查(社区)法律服务联络点为触角的4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全盟10家律师事务所100余名律师参与活动,与178个嘎查(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律师担任嘎查村法律顾问覆盖率达89.4%。成立“党员先锋法律服务宣讲团”,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成5个小组下沉20余个嘎查、社区开展普法宣讲30余场次,培训嘎查(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基层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农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近千人,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册。举办新入职律师和全盟律师新誓词首次宣誓仪式,指导盟律师协会与盟工商联、促贸会签订了法律服务合作协议,通过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当好企业普法宣传员。
健全完善协作机制,当好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解员。加强与公、检、法、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着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调处新格局。针对全盟司法所人员少、警务装备不足等问题,联合盟公安局建立了基层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共防共建共治协作机制,全盟34个苏木镇(街道)基本形成了“两所”协同联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全盟各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两所”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8次,预防纠纷122件,调处各类纠纷358件,共同衔接安置帮教人员74人。建立人民调解参与信访工作机制,盟、旗司法局每周安排律师或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到联合接访中心参与信访矛盾化解。与盟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合作协议,出台《关于开展诉讼与公证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公益律师参与诉前调解、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等工作机制,实现法律服务“关口”前移,降低诉讼成本,有效调处社会关系,上半年,受理各级人民法院委托调处各类案件511件,同比增长35%。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当好行政执法的监督员。把好全盟行政执法人员的“入口关”,对全盟所有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进行重新审核,完成2282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证件换发工作,注销不合格人员763名,录入案件134个。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贯彻实施工作指引》,在部分苏木镇(街道)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组织盟直各执法部门660名执法人员完成线上教育培训,抽查行政处罚案卷240卷。探索柔性执法,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更大的空间,制定印发《阿拉善盟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市监、住建等11个重点执法部门建立了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公布盟本级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22项,累计办理证明事项1685件,减少证明材料5000余份,切实减少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更加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当好司法为民的服务员。注重干部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局现有干部职工39人,其中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13人,占总人数的33.3%。以“讲、学、比、评”为抓手注重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开通阿拉善盟司法局干部大讲堂,制定全年学习培训计划,每周组织干部轮流上讲堂讲法律知识、谈业务技能。开展“真人图书会”学习活动,通过先进模范个人、学习标兵讲个人故事,引导干部职工学习优秀典型、争当行业模范。举办“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首届干部职工岗位练兵业务实操技能大赛,通过岗位练兵培养造就一批岗位能手、业务尖兵。开展“学习强国”学习标兵评选,表彰2021年度“学习强国”学习标兵10名;举办“学习强国”线下推广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通关海选”“守擂挑战”等系列比赛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