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聚焦 三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盟提质增效
- 发布日期:2023-09-01 09:50
- 浏览次数:
法治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压舱石,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阿拉善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聚焦强化政治引领,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盟委行署始终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年内,先后召开29次盟委委员会议、13次行署常务会议,召开依法治盟委员会议1次,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汇报。制定印发《阿拉善盟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终述法清单》,助推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尽责。紧盯“关键少数”,以述考督倒逼责任落实,坚持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政治监督、法治督察的重点,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考评内容,切实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截至目前,开展综合督察1次,盟、旗(区)、苏木镇(街道办)党政主要领导年终述法覆盖率达100%,年终述法评议成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和法治考核的“硬指标”。
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法治护航作用明显。深入推进“五大任务”落实,主动认领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任务5条,细化分解落实举措24条。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提升年”活动,加快推进苏木镇社区矫正委员会建设,各旗区均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群动态管理,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工作,联合检察分院召开调度会2次、开展执法检查2次,对各旗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对三旗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和17个司法所社区矫正档案资料进行评查。目前,全盟现有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全部稳控到位,未发生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现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共防共建共治”新模式,建立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巡回法庭“四所一庭”协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截至目前,全盟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79次,调处各类纠纷1195件,涉及金额1.7余万元。
持续推进法治建设,法治为民显著提升。认真履行全面依法治盟委员会办公室职能,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一规划两纲要”及自治区、盟级配套落实举措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调整完善依法治盟委员会成员,督促各旗区补齐配强议事协调机构力量,全盟首个示范区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建设完成。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建立行政复议代办点37个。截至目前,全盟上期结转行政复议案件7件,新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1件,已审结28件,纠错率为28.57%;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1件,出庭应诉率为100%。
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法治保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与盟工商联、促贸会签订法律服务合作协议,全盟10家律师事务所100余名律师参与活动,与178个嘎查(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53个农牧区合作社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帮扶联系点17个,举办农牧民法治讲堂25场次。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应设尽设,全盟现有公职律师72人,新增公职律师13人,增长率22%。截至目前,全盟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200家,代理各类案件3158件,全盟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业务1829件,阿拉善盟司法鉴定所办理鉴定49件。全盟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援助案件489件。
持续推进全民普法,法治宣传更加精准。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主法治宣传周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累计开展“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发放资料2.3万余份。认真落实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全盟智慧普法依法治理平台完成改版升级,组织700余家单位1.6万余人参加法宣在线学习;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共组织514名拟提(转)任处级领导干部、933名拟提任科级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加强普法队伍建设,举办全盟“八五”普法骨干、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暨“八五”普法中期检查培训班,组建“八五”普法志愿者和讲师团队伍,现有普法志愿者711名,讲师团成员30人。